深圳醫療廢物咋處理?記者實地探訪:高溫焚燒,日均處理28噸
醫療廢物安全處置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疫情期間,深圳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產生的醫療廢物去哪兒了?如何進行安全處置?近日,深晚記者走進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實地探訪醫療廢物收集、運輸、處置的全流程。
醫療廢物多層包裝 專車專人收運
2 月 12 日清晨,1 輛廂式貨車緩緩駛進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門前,2 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將醫院產生的醫療廢物用多層垃圾袋進行密封,投入到了收集桶中。半小時后,35 桶醫療廢物被運往龍崗區紅花嶺環境園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這并非是一趟普通的運輸,它關乎著城市的衛生安全,更與疫情防控息息相關。
▲工作人員將醫療廢物運到龍崗區紅花嶺環境園處置中心進行處理。
負責轉運的是深圳市益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這是深圳唯一一家醫療廢物處置機構。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禾正醫院、49 個發熱門診以及全市集中醫學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廢物,均由其派專車、專人進行收運。
▲工作人員通過實時影像監測醫療廢物處置過程。
今年 42 歲的顏先生是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收運人員。他告訴深晚記者,他原本打算回湖南老家陪家人過年,卻沒想到這個春節讓他記憶深刻。受疫情影響,過去的半個多月里,他與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 100 多名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轉運醫療廢物。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斗。只有跑得更快,及時處置醫療廢物,才能讓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更安心。
顏先生介紹,針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公司配備了 2 臺專車、5 名收運人員專門進行收運,安排 22 臺車 44 人專門收運發熱門診和醫學觀察點的廢物,并根據醫療廢物的產生量實時安排收運頻次,確保危險性高的醫療廢物及時收運處置。其他一般性醫療廢物按國家規范要求進行收運。
使用自動設備 高溫焚燒處置
2 月 12 日,深晚記者在龍崗區紅花嶺環境園處置中心看到,門前陸續駛入了 2 輛醫療廢物轉運車。幾名 " 全副武裝 " 的工作人員正將收集回來的醫療廢物從車上緩緩卸下,并進行消毒。
▲ 卸完醫療廢物后,工作人員對堆放區域進行消毒。
工作人員將醫療廢物卸下之后,經自動上料、投料系統后,整桶投入焚燒爐進行焚燒處置。
▲ 卸完醫療廢物后,工作人員對卸料區域進行消毒。
焚燒車間內,矗立著兩座高達十余米的熱解焚燒爐。焚燒爐中的溫度高達 1000°C 以上,正在焚燒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多種醫療廢物。
" 醫療廢物的焚燒處置需經過一燃室 950°C 高溫焚燒,焚燒后煙氣需停留在 1100°C 高溫的二燃室內繼續焚燒,才能達到無害化處置的效果。" 工作人員向深晚記者介紹,整個處置流程中,處置中心最大限度使用自動設備。與其他醫療廢物處理方式不同的是,涉及新型冠狀病毒的醫療機構必須貼上 " 高度感染性廢物 " 標識。處置全程禁止打開周轉桶蓋,以此杜絕醫療廢物對員工的感染風險。
收集、轉移運輸、卸料、上料、投料、焚燒 …… 到最后達標排放,歷經 10 多道處理工序,6 至 8 小時的處理時間,醫療廢物全部變成沒有傳染性的爐渣和達標排放的氣體。
日均處理 28 噸醫療廢物
疫情期間,全市醫療廢物的處置情況如何?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向深晚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1 月 20 日至 2 月 12 日,全市收運處置醫療廢物 662 噸,平均每天 28 噸。每天收回來的醫療廢物當天就可全部焚燒處置完畢。
▲大屏幕顯示的是醫療廢物處置工藝流程。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深晚記者采訪時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加強醫療廢物處置以及醫療廢水處置監管工作,有序推進各項防控措施,并多次對深圳市益盛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的處理能力、應急預案及醫療廢物的清運、焚燒處置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安排專業人員到上述公司指導衛生防疫工作,了解并回應企業的需求。
疫情發生后,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時間制定《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工作方案》,同時提請市疫情防控組印發《醫療廢物和廢棄口罩等安全收運處置工作指引》,確保醫療廢物科學高效處置。
《工作指引》包括高感染性醫療廢物收運處置指引、居家醫學隔離觀察人員易感染廢物收運處置指引和普通市民廢棄口罩安全收運處置指引三大方面。
目前,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禾正醫院、49 個發熱門診和全市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垃圾專車、專人收運,實行一對一專人監管。